歐元兌美元目前處于4月高點以來的下降趨勢阻力線與2月底確立的主要上升趨勢支撐線的交匯處。

在歐洲時段早盤,歐元兌美元的交易價格高于下降趨勢線,但在前兩個交易時段也是如此,結果在北美交易時段就遇到了賣方的打壓。如果連續(xù)第三次遭到阻力,上升趨勢可能會面臨壓力。
下降趨勢阻力線、上升趨勢支撐線以及2023年7月高點1.1276的交匯,標志著該貨幣對的一個關鍵決策點,提供了一個參考價位,根據(jù)價格的反應,無論是看漲還是看跌的交易策略都可以圍繞這一價位制定。
從趨勢支撐線反彈似乎是可能性稍高的結果,不過近期猶豫不決的價格走勢,使得多頭也并非穩(wěn)操勝券。一些人可能更傾向于在價格再次測試1.1276并反彈之后再建立多頭頭寸,這樣可以將止損設在略低于該價位的位置以作保護。
賣方可能會在1.1372價位再度出現(xiàn),該貨幣對在周末前后曾在此價位停滯。然而,更好的風險回報可能來自于將目標價位定在1.1425或4月高點。

(歐元兌美元日圖 來源:易匯通)
如果歐元兌美元收于1.1276下方,就會形成一種可以建立空頭頭寸的情形,同時將止損設在該價位上方以作保護。由于1月至4月走勢的23.6%斐波那契回撤位以及1.1200的重要水平就在下方不遠處,一些人可能更愿意等待價格潛在跌破后者之后再建立頭寸。
下行目標價位包括1.1100、斐波那契38.2%回撤位1.1040以及50日移動平均線。
盡管上升動能顯示出減弱的跡象,MACD指標和14周期相對強弱指標(RSI)仍繼續(xù)發(fā)出看漲信號。這傾向于逢低買入而非逢高賣出,但在這個仍由新聞頭條驅動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,價格走勢應是首要考量因素。
采購經(jīng)理人指數(shù)(PMI)不太可能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
在經(jīng)歷了上周的初值公布后,歐元區(qū)服務業(yè)采購經(jīng)理人指數(shù)(PMI)的終值讀數(shù)不太可能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。相反,美國貿(mào)易方面的新聞頭條以及即將到來的1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,似乎是更重要的日內(nèi)走勢驅動因素。在這種環(huán)境下,這兩個方面的任何積極進展都可能支撐美元。
北京時間17:34,歐元兌美元報1.1322/23,漲幅0.0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