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【原創(chuàng)】
據路孚特,俄羅斯央行近日向克里姆林宮發(fā)出重磅警告:美國和OPEC可能聯(lián)手向市場大量投放石油,引發(fā)類似1980年代的長期低油價周期,甚至重演蘇聯(lián)解體的經濟危機。這一警示恰逢俄美就烏克蘭問題展開談判之際,而特朗普政府正威脅加大制裁并推動全球增產,俄羅斯經濟面臨嚴峻考驗。
俄央行機密報告:歷史可能重演在2月提交總理米舒斯京的機密演示文稿中,俄央行用三個感嘆號強調:"1974-1985年高油價后,曾出現(xiàn)18年(?。。。┑陀蛢r周期",直指當前風險。
報告特別警示:OPEC閑置產能已達530萬桶/日(接近俄羅斯出口量),沙特可在數(shù)月內增產至1200萬桶/日,美國及圭亞那等非OPEC國家也在加速擴產。
政治經濟雙重絞殺:特朗普的"石油武器"特朗普在俄烏談判前放話:若協(xié)議未果,將升級制裁并推動美沙大幅增產,旨在壓低油價、打擊俄能源收入。
俄羅斯預算基于69.7美元/桶油價,當前70美元水平雖安全,但盧布走強+成本攀升已令財政承壓。專家警告:"2025年預算目標恐難達成"。
市場暗流涌動:OPEC會否"反水"?盡管暫無跡象顯示OPEC將改變減產政策,但歷史經驗表明,油價博弈中盟友可能轉向。1986年沙特突然增產導致油價暴跌,成為蘇聯(lián)經濟崩潰導火索。
俄經濟部同步預警:投資者撤離、壞賬激增等風險正在累積,低油價或成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總結:這場"石油暗戰(zhàn)"已超越市場范疇,成為大國博弈的關鍵籌碼。若美沙聯(lián)手打開產能閘門,俄羅斯恐將陷入"油價下跌-盧布貶值-財政赤字"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盡管當前油價仍處舒適區(qū)間,但克里姆林宮必須警惕:能源霸權爭奪戰(zhàn)中,歷史從不會溫柔重演,只會殘酷輪回。
北京時間14:25,美原油現(xiàn)報68.94美元/桶。
指導僅供參考,不作為交易依據
[免責聲明]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匯金網無關。匯金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。